游客發(fā)表
2018年10月1日,票補票務平臺電影局全面停止票補的政策正式正式結(jié)束了線上票補時代,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春節(jié)檔,電影票均價已高達44.62元,比去年同期上漲12.3%。最終以58.4億元收官,時代束多同比增長僅1%,而觀影人次卻減少了1500萬。
2014年,結(jié)電影美團旗下的貓眼票務率先舉起“票補”大旗,為搶占市場份額斥資上億元,推出遠低于市場最次票價的3.8元、9.9元等超低價電影票,元化正式拉開了“票補”大戰(zhàn)的帷幕。縱觀2014年至2018年的崛起O2O票務平臺百團大戰(zhàn),“票補”幾乎成為了這場“百團戰(zhàn)大片”的唯一主角。然而,票補票務平臺在“你便宜我更便宜”的慘烈競爭中,不僅“淘汰”了相當一部分小型票務平臺,讓戰(zhàn)局明朗化,但也將票務市場帶進了一個混亂無序的時代;年度票房挺進500億大關的代價,是惡意競爭的頻生和行業(yè)內(nèi)幕的黑暗。
而下一個被“票補”拖下水的時代束多則是電影片方,華誼兄弟CEO王中磊坦言:“我們確實被票補綁架了。在惡性的結(jié)電影競爭環(huán)境下,如果你不掏,就只能眼看著掏了錢的片方搶走你的市場份額。如果你不補,元化影院就不給你排場。”
2017年全世界范圍內(nèi)的崛起影院地位再次受到流媒體的制約而有所下降,2018年國內(nèi)屏幕數(shù)量也突破6萬塊,電影產(chǎn)業(yè)增量整體放緩。電影局也首次對票補行為進行了政策上的票補票務平臺限制,9.9元的超低票價幾乎絕跡,票務平臺也正式迎來了以貓眼和淘票票為首的“雙巨頭”時代。2018年10月1日,時代束多隨著線上票補的全面取消,票補時代最終的落幕也成為了歷史的必然。
票補時代戛然而止,雖然促進了行業(yè)的良性競爭,但相當程度上打擊了大眾觀影的積極度,2019年春節(jié)檔便是最有力的證明。而一項政策的元化落實,必然會帶動起新一輪的市場競爭,大眾觀影的門檻提高當有一定的緩沖,于是許多以超低價淘票、砍價贏得免費票的崛起平臺開始出現(xiàn)。而在剖析了五花八門的“賣”票手段之后,大眾會發(fā)現(xiàn)這無非是變向的票補,長遠來看于行業(yè)和觀影大眾實際毫無益處。
而細分市場才是良性競爭、才是長久之計,從觀影習慣和觀影者定位角度出發(fā),讓電影票務從“砍價”、“助力”等商家裂變促銷活動中解脫出來,也許才是下一個新型健康的主流平臺,嗨影——無限觀影平臺應運而生。嗨影采取的是年度的會員制,“會員每天可以獲得一次免費觀影機會”則是嗨影鼓勵會員更多次的走進電影為主要策略的業(yè)務模式,助力大眾在電影院看最新最全的電影,從而提升大眾觀影頻率。
嗨影——無限觀影平臺是與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深度戰(zhàn)略合作,覆蓋全國7000家影院,會員每天擁有一次觀影機會,2D\3D\IMAX通兌,全天觀影時段任選,徹底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讓影迷實現(xiàn)場場電影都可以進電影院觀看,不用在糾結(jié)看普通激光廳還是IMAX廳,新上的電影哪部值得買票,哪部不值得花錢;同時極大程度上促進了大眾觀影人群走進電影院的頻率。截止目前,已與上百家企業(yè)用戶達成合作意向,近萬人成為嗨影會員,體驗無限觀影的優(yōu)惠與便捷。
2014年至2018年,票補戰(zhàn)場硝煙彌漫,而票補時代的結(jié)束已成為必然。無限觀影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fā),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下一個真正的藍海。
隨機閱讀
熱門排行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