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發(fā)表
侯孝賢與鈕承澤出席《風柜來的人》金馬影展展映
作為第52屆金馬獎年度臺灣杰出電影工作者的侯孝賢導演,是賢亮相風不折不扣的“臺灣之光”,而他的人金影迷也遍布全世界,比利時電影資料館就一直在對侯孝賢早期作品進行修復,馬展修復完成的映鈕《風柜來的人》在本屆金馬影展上進行展映。11月19日晚,承澤侯孝賢攜主演鈕承澤出席了《風柜來的少年事人》映后影迷見面會,現(xiàn)場回憶往事,侯孝回憶并與“豆導”搞笑互動。賢亮相風兩人都不斷感嘆,人金“時間過得真快啊。馬展”豆導現(xiàn)場爆料,映鈕“侯導說了,承澤以后要兩年拍一部。少年事”“兩年?侯孝回憶”侯導質疑,“太慢了啦!我都70歲了!”
侯孝賢坦言臺灣電影沒工業(yè)沒資源
不能為了讓觀眾沸騰就搞戲劇性
侯導當年自己還在《風柜》里客串了“姐夫”
這部拍攝于32年前的電影《風柜來的人》勾起了侯孝賢導演的不少有趣往事,他回憶當年會拍這部電影,是一次去澎湖探班,他跳上一輛公車坐到底到了風柜東站,下來閑逛看到個小雜貨店,幾個少年在打撞球,雜貨店的老頭翻著記賬本碎碎念他們欠了很多賬沒付。還跟人打聽到風柜之所以叫風柜,是因為海邊有個洞,海水沖擊會有回聲。他提及,《風柜》是自己電影的轉變開始,“我在《風柜》以前是很賺錢的導演哎。”侯導笑說,“但是拍這部戲我觀念上發(fā)生了變化,《風柜》之后我就走另外一條路了,從此就變了。”
如今回頭看《風柜來的人》,侯導也“自黑”,“以前拍的還是有些夸張哦?但是成熟到一個程度就會開始轉變。“ 他告訴現(xiàn)場很多影迷和想從事電影創(chuàng)作的后輩,”不要去想好萊塢的戲劇性,人家有那么大的電影工業(yè),我們根本沒有。人家想到什么就有資源能做得到,但臺灣不可能。你要用現(xiàn)有的資源,想想人和景怎么使用,自己的感覺還是最重要的。”他表示,“拍影像跟使用文字一樣,不能太白,太白就沒得看了。“寫實的態(tài)度非常重要,不能為了戲劇性,為了讓觀眾感動或沸騰就用特別的方式,對我來講,做不到。”
鈕承澤32年后回憶“風柜少年事”
侯導痞痞的 是永遠的表演啟蒙老師
當年那群“風柜少年”
時隔32年,當年那個來自風柜的少年阿清也在大銀幕上重新審視了自己的少年歲月,鈕承澤導演坐在影院后排悄悄地跟觀眾一同觀看了《風柜來的人》,他一登臺就笑著感嘆,“當年我是那樣一個青春到無法逼視的少年,現(xiàn)在也兩鬢斑白了。”他還自嘲,“《風柜》其實是我演戲表現(xiàn)最好的一部,但是現(xiàn)在看來,哇,還是很爛,以后還是不要演了。”
“豆導”回憶,拍這部戲的時候是1982年底,在那之前,他因為《小畢的故事》已經(jīng)跟侯孝賢導演有過接觸,他當時覺得侯孝賢看起來像個混混,痞痞的,跟他講話都用踢屁股的方式,自己吃到一半的芭樂還被侯導搶去吃。他提到侯導教戲的方式跟別的導演都不一樣,“他喜歡給一個情境做引導,創(chuàng)造真實的關系。”豆導回憶,當時為了表現(xiàn)少年們混在一起的真實性,侯導還偷偷要求張世打鬧著去脫豆導的褲子,一場打群架的戲,豆導被打出了鏡頭,侯導在幕后塞給他一根棍子叫他進去再打,“他破壞了我對拍電影的假象線。”
當年在電影里看戲的少年阿清,以及當日在電影院里看到自己當年表演的豆導
不過,豆導還是坦言,侯導和《風柜》都是他表演上的啟蒙時刻,拍《風柜》時,豆導已經(jīng)憑借《小畢的故事》入圍過金馬獎最佳男配角?!讹L柜》中有一場父親去世的戲,豆導想當然地要以很難過的狀態(tài)表現(xiàn),侯導卻為他示范了另一種平靜的表演,“我才知道表演不能想當然,他告訴我,永遠不要用表情和嘴巴演戲,要用眼睛演戲。”如今,32年過去了,回頭看《風柜來的人》,豆導也不禁感嘆,“那時候雖然是拍戲,但是每天都在玩,拍電影是幸運的。”
隨機閱讀
熱門排行
友情鏈接